关于记忆有很多方法论,这里只是记录一下我的一些胡思乱想。
工作上的问题
最近工作上老是健忘,很多内容想不起来,比如一个项目中某个程序段的位置,很久以前改的bug的位置,某个linux命令,gdb调试命令,telnet调试命令,wireShark过滤表达式的语法,正则表达式的语法……这些内容中常用的需要记忆的知识其实不多,自己花时间强记一下,应该不会太难。可是最近工作时,老是想不起来,经常要翻笔记,才能慢慢回忆起来。
自己反思了一下,主要有几个原因:
- 学得越多,忘得越快。
记得之前微博上一位朋友说道:累到极点,头脑麻痹的时候,连自己叫什么,电话是什么都会忘记。我上周经历了一次,怎么都想不起来自己的电话号码,幸好还记得自己叫什么,记得老婆的电话号码。
我回复道:
搞编程的好像经常会这样。大脑的存储容量有限,就像缓存一样,会造成局部信息的换入换出。所以,可以把一些重要信息(电话号码、帐号…)记录下来,减少记忆负担。把工作中经历的难题记录下来,减少再回忆时的时间。没时间记录的话,可简单做一个索引类的标识,以便以后查阅。
去年下半年刚工作,需要学习的知识特别多。我喜欢在周末或者晚上有空的时候充电,学习一些自己感兴趣、与工作无关的一些知识。这样导致工作的内容经常会忘掉,或者要花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回忆起来。我问了下我周围的同事,他们都没有这个问题。我比较要好的一位同事(兼好朋友)说他业余时间基本不学习,只是在工作的时候学习,尽量保证在工作的8小时内高效学习、高效工作,他思路很清晰,很少忘记知识。
人的大脑的记忆容量是有限的,当超出了记忆容量,大脑会把之前记忆的一部分内容清空,腾出空间记忆新的内容。而记忆又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,短期记忆是刚接触的、刚记忆的新内容,还不稳固。长期记忆是经过不停地重复,在大脑已形成根深蒂固的印象的内容。比如自己的名字,电话号码。而大脑容量不够时,经常会换出短期记忆,然后将新学的知识填入腾出的空间。
下半年刚工作,工作上学习的内容基本是刚接触,还不稳固,属于短期记忆。而业余学的知识也特别多特别新,不稳固,也属于短期记忆。所以当大脑容量不够时,两块内容不停地在大脑中换入换出,导致短期记忆形成不了长期记忆,记忆效率降低了,工作效率也降低了。
后来我改变了学习策略,业余时间只学习自己感兴趣、与工作相关比较多的知识。这样在学习时,大脑不需要切换思维,学习效率高。而且工作上的内容也不容易忘记。等我工作久了,工作上的内容已经烂熟于心了(形成了长期记忆),再考虑业余时间学习与工作无关的内容。试了一下,感觉效果还不错。
-
过于依赖笔记,依赖记录的文本内容。导致了记忆惰性。
之前养成了学习记笔记的习惯,应该说这是一个好习惯,但也有一些副作用。在工作的时候,总是把一些遇到的问题记在本子上,不用心记住,总是觉得下次遇到,不停地重复,会自然而然记住的。然后每次Team leader过来问我的时候,自己总是支支吾吾,因为很多内容没记住,当时回答不出来。后来想了下,可能是因为平时养成了记笔记的习惯,导致不用心记忆内容,记忆能力得不到训练,记忆力下降了。后来,我摸索的解决方法是:工作上的内容一定要强行记忆,就算那块内容不重要、或者遇到的机会不多,也要强行记住。工作中交给的任务、尝试的方法、自己的思考也要记住,因为Team leader会问到。 - 年纪大了,记忆力没以前好了。
这个原因应该每个人都有。大脑像一台精密的机器,当运行久了,会磨损、效率降低。所以运行一段时间后要停下来休息,加加油,润滑机器。当然,也不能停下来太长时间。大脑是需要训练的,越训练能力越大,速度越快。
记忆的小技巧
我想分享一下关于记忆的小技巧。
-
分清什么是需要快速强行记住的,什么是可以偷懒不记忆的。
这个很重要。也就是分清记忆的轻重缓急,急的重要的要快速强行记住,不重要的不紧急的可以先记下笔记,以后遇到了不停地重复,会慢慢记住。 -
减少记忆负担。
一直感觉程序员是特别累的,要学那么多知识,要记忆那么多知识,所以应该给自己适当减负。减负的方式有多种:比如砍掉不需要记忆或者不重要的内容;用一些电子工具(比如手机,ipad)把灵光一现的想法随时记录起来;养成记笔记的习惯;通过一些方式简化记忆的内容,让它容易记住。 -
记笔记。
这是一个久试不爽的秘诀。烂笔头胜过好记性。对于一些重要的、但是以后重复机会不多的知识,要记笔记。以后再遇到的话,只要查阅一下笔记就行了,减少再回忆的时间。怎么做笔记也是一门学问。如果时间比较充裕的话,我会记录得比较详细。时间比较少的情况下,会减少记笔记的量,只做索引。一般来说,时间都是比较紧的。我会把资料保存成文本文件,在文件中做一些批注、重要的加一些颜色标识,摘录一些重要的句子保存下来。看书时就在书上写写划划,在旁白做批注。把重要的点在目录或首页空白处中标注、记录。另外,不要依赖于笔记,小心记笔记导致的记忆惰性。
-
练习记忆,训练自己的记忆能力。
好刀经常不用会生锈,好的大脑经常不使用也会退化。平时应该有心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、记忆能力。比如通过演讲、多沟通、把自己学到的时候用简单的语言复述给别人听,通过多重复多训练,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。
其实记忆是很不可靠的,几乎所有几年前的记忆都会忘掉,而平时记笔记的时间又很少,所以如何有效做知识的索引,很重要。就像刘未鹏所说的,你所拥有的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得多少,而在于它们能否在恰当的时候被回忆起来。当你想用到之前学过的某块知识的时候,能够快速找到,很重要。
如何快速找到项目中的某个目标代码段
很羡慕一些老员工快速找代码、快速定位问题的能力。我自己找某块代码时,总是要翻好几个文件,折腾一阵才能找到。自己摸索了一下,摸到了一些小窍门:首先要对项目的每个文件非常熟悉,然后找到目标文件,从目标文件中搜索关键词(比如函数名,容易记的标记名,bug号之类)。平时用心记忆很重要,要记住项目的特征,重要代码段的关键词是什么。
如何记忆Linux命令
Linux上的工具都是命令行工具,各个工具都有自己的一套命令,记忆这些命令是比较头疼的。我摸索了一些方法,分享一下。
-
记笔记。
我平时有个小本子,专门记录常用的linux命令,比如各种shell命令,vim命令,gcc命令,gdb命令,make命令,git命令…平时遇到生僻的命令就记在本子上,使用到就查查。刚开始记这些笔记是比较花时间的,以后就是修修补补,不用花多少时间。 -
用alias做成一个好记的别名。
有的shell命令的参数特别难记,特别多,我记不住。就用alias命令将它重命名成一个好记的别名。比如tar(打包工具)经常要与gz,bz(压缩工具)结合使用,有一堆难记的参数,我就重命名成tar_gz
,tar_ungz
,tar_bz
,tar_unbz
,这样好记些。 -
写成shell脚本。
有的shell命令太长了,没法用alias重命名。就把常用的shell代码段用shell脚本包装一下,然后直接调shell脚本就行了。比如工作中会将编辑好的文件挂载到linux机器上进行编译调试,这个”挂载”命令太长了,我包装了一下,加了几个参数,以后直接调脚本方便多了,不用再记忆额外的东西了。
推荐阅读:
[1] 暗时间,刘未鹏
[2] 学习密度与专注力,刘未鹏
[3] 如何有效地记忆与学习,刘未鹏
[4] 《把时间当作朋友》,李笑来